目前,全国涉疫医疗废物都是当天全部收集转运、当天处置。“大量医废危害性、传染性很强,宜就地处理。”由于危险性以及感染性都比较高,医疗废物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被列为头号危险废物。
自1月20日以来,截至4月11日,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25.6万吨。但在这背后,凸显的是愈发明显的处置短板:
实际上,全国出现22个市的医疗废物处理超负荷运行,还有28个市是满负荷运行,或是接近满负荷。更早之前,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8年相关数据可得知,全国各省(市)除北京、上海以外,基本都存在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的情况。
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16年医疗废物处置量在实际危险废物和利用处置量中的比例为5.17%,这一数字到2018年下降为3.71%。
其中,“基层医疗机构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的特点,也决定了其作为医废处置管理的薄弱环节,更要加强监管。”
政策措施丰富起来,各地医疗废弃物处理能力也将在政府、企业等各方的协同“作战”下逐步增强。
湖北、广东、四川等各省生态环境厅迅速印发文件,将确保医废应急处理能力之需和确保处理过程中人员安全放在了突出位置。
上海市、汕尾市、珠海市、东营市、莆田市、仙桃市等地陆续利用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开展了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工作。
面对短期剧增的医疗废物,医废处理措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传斌指出,目前医废主流的处置方法有高温蒸煮和焚烧。
医废处理要经过换热、骤冷、脱酸、除尘等工序,同时通过过滤等程序让烟气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指标,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
在循环经济和“无废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医废处理或许可以扮演更有价值的角色——焚烧发电。
但因与生活垃圾作业环节的要求不同,一般的垃圾焚烧厂是不能直接接纳医废的。
与此相对的是,水泥企业则一直在协同处置包括医废在内的危废。“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最大的不同是,医疗垃圾是污染源所在,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零接触’。
多地采取移动处理设备、跨区域协调处理等多种方式加强医疗废物的应急接收和处置能力。甚至,因为水泥企业具备高温处理能力,也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技术参与到医废处理中来。
放量提质下,市场酝酿新格局
医废设施大概率面临更新提质的需求,且随着医疗机构分类更加规范、登记和交接废弃物更加全面,医废产能有望放量提质。
按照国家卫健委和生态环境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今年内,每个地级市都要建成一个规范的医疗垃圾处理厂;加下来两年内,形成医疗垃圾从收集、转运到处理的科学体系。”
相比2019年的58.1亿元市场规模,2020年,医疗废物处理市场规模增长率升至15%。
若叠加其它类型新增医疗废物,预计2020年全国医疗废物产量增幅或将超过25%。
作为一个相对稳定并且含有很多特许经营模式的一个板块,医废处理市场的资产、收入相对稳定。
由于医废处置行业通常一个地级市仅有一张牌照,医疗废物处置企业往往在当地具有垄断性。
从公开盈利数据来看,毛利率多集中在40%~60%,净利率有些可达30%~40%,行业利润率较高,盈利能力强。
一个有力的佐证是,以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置医废为例,医废处置按重量收费,全国各省市收费不同,大概2000元~3000元/吨。
行业加速成长的同时,医废处理高度分散化的竞争格局则将随之迎来改变。
目前医废运营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包括润邦股份、启迪环境、东江环保和高能环境,累计在运权益产能共计6.57万吨/年左右。
除此之外,我国具有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资质的企业有68家,覆盖25个省市,占全部生产线的5%,可作为地方处置医疗废物可靠后备力量。
也就是,医废处理景气度大幅提升背景下,上述企业也将喜提新一轮主题性投资机会。
自1月20日以来,截至4月11日,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25.6万吨。但在这背后,凸显的是愈发明显的处置短板:
实际上,全国出现22个市的医疗废物处理超负荷运行,还有28个市是满负荷运行,或是接近满负荷。更早之前,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8年相关数据可得知,全国各省(市)除北京、上海以外,基本都存在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的情况。
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16年医疗废物处置量在实际危险废物和利用处置量中的比例为5.17%,这一数字到2018年下降为3.71%。
其中,“基层医疗机构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的特点,也决定了其作为医废处置管理的薄弱环节,更要加强监管。”
政策措施丰富起来,各地医疗废弃物处理能力也将在政府、企业等各方的协同“作战”下逐步增强。
湖北、广东、四川等各省生态环境厅迅速印发文件,将确保医废应急处理能力之需和确保处理过程中人员安全放在了突出位置。
上海市、汕尾市、珠海市、东营市、莆田市、仙桃市等地陆续利用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开展了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工作。
面对短期剧增的医疗废物,医废处理措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传斌指出,目前医废主流的处置方法有高温蒸煮和焚烧。
医废处理要经过换热、骤冷、脱酸、除尘等工序,同时通过过滤等程序让烟气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指标,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
在循环经济和“无废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医废处理或许可以扮演更有价值的角色——焚烧发电。
但因与生活垃圾作业环节的要求不同,一般的垃圾焚烧厂是不能直接接纳医废的。
与此相对的是,水泥企业则一直在协同处置包括医废在内的危废。“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最大的不同是,医疗垃圾是污染源所在,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零接触’。
多地采取移动处理设备、跨区域协调处理等多种方式加强医疗废物的应急接收和处置能力。甚至,因为水泥企业具备高温处理能力,也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技术参与到医废处理中来。
放量提质下,市场酝酿新格局
医废设施大概率面临更新提质的需求,且随着医疗机构分类更加规范、登记和交接废弃物更加全面,医废产能有望放量提质。
按照国家卫健委和生态环境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今年内,每个地级市都要建成一个规范的医疗垃圾处理厂;加下来两年内,形成医疗垃圾从收集、转运到处理的科学体系。”
相比2019年的58.1亿元市场规模,2020年,医疗废物处理市场规模增长率升至15%。
若叠加其它类型新增医疗废物,预计2020年全国医疗废物产量增幅或将超过25%。
作为一个相对稳定并且含有很多特许经营模式的一个板块,医废处理市场的资产、收入相对稳定。
由于医废处置行业通常一个地级市仅有一张牌照,医疗废物处置企业往往在当地具有垄断性。
从公开盈利数据来看,毛利率多集中在40%~60%,净利率有些可达30%~40%,行业利润率较高,盈利能力强。
一个有力的佐证是,以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置医废为例,医废处置按重量收费,全国各省市收费不同,大概2000元~3000元/吨。
行业加速成长的同时,医废处理高度分散化的竞争格局则将随之迎来改变。
目前医废运营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包括润邦股份、启迪环境、东江环保和高能环境,累计在运权益产能共计6.57万吨/年左右。
除此之外,我国具有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资质的企业有68家,覆盖25个省市,占全部生产线的5%,可作为地方处置医疗废物可靠后备力量。
也就是,医废处理景气度大幅提升背景下,上述企业也将喜提新一轮主题性投资机会。